對消費者和生產者來說,生鮮電商的快速發展是一個好消息。農產品具有“小生產、大市場”的特點。傳統流通模式下,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的道路并不通暢。
生鮮電商的出現,修建了生產和市場之間的高速路,不僅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效率,讓優質農產品有機會走進更多消費者的生活。
不過,生鮮產品在儲存、運輸、配送等物流環節,容易受到損壞。因此,冷鏈物流能力是生鮮電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目前,不少生鮮電商平臺的物流配送,采用的是“二段式”半程冷鏈,即依托城市間干線冷鏈運輸,以城市冷庫做節點,配合冷藏車等保溫設施完成配送上門。
簡易的冰塊配送,難以將溫度維持在穩定狀態,波動較大,尤其是遇到高溫,冰塊很容易升溫融化,導致產品不新鮮。毋庸置疑,冷鏈配送的投入一定會大于普通配送。
利用大數據改善冷鏈物流配送,不失為一個辦法。大數據可以提高冷鏈物流的配送效率,通過平臺前端用戶購買記錄推算出購買趨勢,進而規劃后端的庫存;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也可以降低配送成本。生鮮食品冷鏈派送成本高,一個客觀原因是運輸多是單向的,冷藏車常有空返情況。
通過大數據,整合商家和寄遞企業信息,一方面將生鮮產品物流訂單化零為整,攤薄成本;另一方面返程時不開冷氣,常溫運輸日常消費品,提高了冷藏車使用效率。
另外,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還可以幫助冷鏈配送企業找出既保鮮又節能的配送溫度,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發展冷鏈配送,政府部門細化標準、加強監管必不可少。
去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 《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提出要逐步構建覆蓋全國主要產地和消費地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鼓勵農產品產地和部分田頭市場建設初加工冷鏈設施,鼓勵全國性、區域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冷藏冷凍、流通加工冷鏈設施,加強面向城市消費的低溫加工處理中心和冷鏈配送設施建設,發展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溫配送。
冷鏈不掉鏈,送達的生鮮產品才能確保新鮮。這樣,生鮮電商才能成為消費者“想見就見”的親密伙伴
文章來源:安徽日報